【焦点热闻】秦腔一响,全场鼓掌!《再续红梅缘》在合肥惊艳开嗓

秦腔《再续红梅缘》剧照。

11月5日,“百戏入皖·星耀合肥”名家名角名剧惠民展演刮起一阵“西北风”,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精心打造的秦腔古典剧《再续红梅缘》在安徽大剧院精彩上演,该剧以跨越生死的传奇爱情、精湛绝伦的表演技艺,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戏曲文化盛宴,现场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。

经典新编焕生机 名家演绎展功底


(相关资料图)

《再续红梅缘》取材于明代周朝俊的传奇作品《红梅记》,讲述了南宋书生裴瑞卿与李慧娘、卢昭容之间荡气回肠的传奇爱情故事。

作为戏曲回归传统经典的一次新尝试,该剧剧本脱胎于老本,既延续了传统剧目的结构框架与审美趣味,又博采众长,借鉴了京剧、粤剧等多剧种同题材剧目的精华,更完整保留了秦腔《游西湖》中《鬼怨·杀生》的经典片段,让传统经典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。

该剧的演出阵容堪称“顶配”,由二度“中国戏剧梅花奖”、二度“文华表演奖”得主李梅,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航领衔主演,优秀青年演员陈黎联袂主演。

秦腔《再续红梅缘》剧照。

其中,李梅一人分饰李慧娘与卢昭容两角的表演成为全场最大亮点:演绎含冤而死的李慧娘时,她以悲愤高亢的唱腔、刚劲利落的身段,将烈女子的抗争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;诠释天真烂漫的卢昭容时,又切换为灵动婉转的声线与娇俏鲜活的神态,尽显少女风情。

水袖翻飞间藏着细腻情愫,手帕、凳子等道具的运用尽显功底,而“吹火”“斗篷”等经典技巧的呈现更是惊艳四座。

秦腔《再续红梅缘》剧照。

更令人叹服的是,她在剧中巧妙融入京剧、河北梆子、黄梅戏、豫剧四种声腔,以多变唱腔勾勒卢昭容装疯时的复杂境遇,每一段演绎都彰显着深厚的艺术功底。

“这部戏是在秦腔经典《游西湖》基础上再提升、再改编、再创造的作品,历经十年打磨,演出数百场,同时,我们在传统戏的基础上,融合了很多年轻人的想法。”王航介绍,秦腔作为梆子腔的鼻祖,流行于西北五省,高亢激昂、大开大合的艺术特色与黄土高坡的地域人文相得益彰。“这次我们将这部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理念的作品带到合肥,就是希望让更多观众感受秦腔的独特魅力。”

文旅融合惠民生 戏曲盛会聚人心

此次《再续红梅缘》的成功上演,正是“百戏入皖·星耀合肥”戏曲主题活动“文化惠民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
活动自启动以来,始终秉持名家荟萃、名剧云集的高标准,更以10-30元的惠民票价,让普通观众能轻松走进剧场,畅享高品质戏曲盛宴。更具创新性的是,活动将戏曲观赏与文旅体验、生活消费深度融合,为观众准备了实打实的“惠民福利大礼包”观众凭演出纪念票票根,可免费游览黄山、九华山、西递、宏村等安徽标志性景点及合肥市40家主要景点,还能享受“吃住行游购娱”一体化优惠套餐,让文化福利延伸至生活方方面面。

“百戏入皖·星耀合肥”秦腔《再续红梅缘》演出现场。

“网上开票后一票难求,不仅能以惠民价看名家名剧,还能凭票根免费游黄山,这样的福利太实在了!”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戏曲的年轻观众王标兴奋地说,作为年轻人,这次活动让他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,接下来打算带着票根去领略安徽的山水风光。

观众李诺和朋友何琳玲也表示,这是她们第一次看秦腔,新奇又震撼,“下一周就去黄山,把福利用起来!”

对于资深戏迷王梁健而言,“百戏入皖”早已成为他的“年度戏曲盛会”。“活动开始以来,我已经看了京剧、昆曲、黄梅戏、婺剧、梆子戏等好几个剧种,每一场都是梅花奖领衔的精品剧目。”王梁健说,前两年在合肥看过秦腔《锁麟囊》,这次《再续红梅缘》同样没让他失望,“只要活动一直办,我就一直支持,也欢迎全国各地的戏迷来合肥看戏!”

秦腔《再续红梅缘》合肥站演出现场。

戏韵传情促交流 创新实践获赞誉

事实上,早在10月29日,“安徽有好戏 合肥欢迎您”——“百戏入皖·星耀合肥”西安站推介会就已为此次两地文化交流埋下伏笔。

当时,王航现场演唱的《周仁回府》选段大气豪迈,将秦人秦风展现得淋漓尽致,让西安戏曲界同行对活动充满期待。

“‘百戏入皖’的创意非常好,文旅融合的模式既能让观众以惠民价赏名剧,又能带动安徽旅游发展。”王航坦言,能参与这样的活动,无论是对剧院还是个人而言都倍感荣幸,“希望安徽坚持每一年做这个品牌,肯定会成为带动全国文旅融合的新范例。”

李梅也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:“这个平台让全国各大有影响力的剧种得以展示交流、相互学习促进,是对中国传统戏曲一次非常好的推荐。更有价值的是,它让观众在看戏的同时走进安徽的名胜古迹,了解当地风土人情,既宣传了戏曲文化,又促进了地方经济,是‘以文促旅’非常好的举措。”

“百戏入皖·星耀合肥”秦腔《再续红梅缘》演出现场。

据悉,“百戏入皖·星耀合肥”戏曲主题活动还将继续带来更多精彩演出,以戏曲为桥,连接各地文化,让传统艺术在惠民实践中不断传承发展,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。

合报玩转合肥融媒体工作室

合肥在线-合新闻记者 夏伟/文 李康佳/摄

关键词:
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立刻删除。
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:886 2395@qq.com

相关文章

你可能会喜欢

最近更新

推荐阅读